

三月的校园,每一寸土地都被蓬勃的生机填满。当学雷锋的春风轻柔地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,一场以“播撒雷锋精神火种,传递志愿服务温情”为主题的三月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,在城南学院里热烈地拉开了帷幕。在这股如春风般温暖的学雷锋热潮中,一个个“校园雷锋”如同闪耀的星星,悄然在校园里涌现。他们用自己的点滴善举,编织出温暖的网,传递着无尽的力量,成为校园里一道道靓丽且独特的风景线。现在,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,去寻找那些藏在身边的“雷锋”身影吧。
本周末,城南学院聚焦“发现身边雷锋,讲述温情故事”这一主题,对参与社会实践的优秀志愿者学长学姐们展开了一场深入的采访,挖掘出他们在假期中那些温暖人心的善举。
吴与同,一位满心热忱地投身家乡黄山区发展建设的志愿者。他满怀感慨地说:“参与家乡建设的过程中,亲眼看着家乡一点点发生变化,那时候我就觉得,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。”在过去的寒假里,他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家乡建设者。协助当地政府进行基础设施调研时,他仔细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,为规划新的公共休闲区域出谋划策,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。不仅如此,他还积极参与环保宣传活动,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居民们讲解环保知识,成功带动居民提升了环保意识。在他的努力下,家乡的人们对环保有了更深的认识,家乡的未来似乎也因为他的付出,多了一抹更加清新的绿色。
卢诗,在教育志愿活动领域发光发热。她眼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,分享道:“看到孩子们的进步,是我最大的成就,那种喜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。”假期里,她化身成为家乡留守儿童们的守护天使。为了帮助孩子们提升学业,她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,为留守儿童们开展课业辅导。针对每个孩子薄弱的学科,她精心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,就像为每个孩子量身订制了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。她还组织了绘画、手工等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,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里,能够尽情地发挥想象力,享受快乐的时光,为孩子们原本单调的假期生活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。
武芃菲,在拜访慰问军人的志愿活动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。他感慨万分地说道:“聆听他们的故事,真的让我深受鼓舞,那些经历仿佛带着一种魔力,深深震撼着我的内心。”节假日期间,他和志愿者团队的伙伴们一起,带着满满的关怀,走访当地的退役军人。他们为老军人们送去生活用品,更送去了暖心的祝福。在与老军人们相处的过程中,老军人们讲述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,以及他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故事,让志愿者们对军人的奉献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。每一个故事,都像是一颗闪耀的星星,照亮了志愿者们的心灵之路,也让他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。
刘献璟,负责家乡考勤工作的默默奉献者。他认真地说:“认真做好每一次记录,这是我的责任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在假期,他协助社区进行人员信息统计和日常考勤管理。面对繁琐的数据,他没有丝毫的厌烦和懈怠,每一个数字、每一条信息,他都耐心细致地核对。他的认真负责,为社区疫情防控和民生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,就像一颗坚固的螺丝钉,稳稳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,保障了社区工作这台“大机器”的顺利运转。 这些优秀志愿者们的行动,无疑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与奉献精神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为雷锋精神写下了生动的注脚。他们在校园中传递着温暖与正能量,就像一盏盏明灯,照亮了同学们前行的道路,激励着更多同学投身公益事业,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,让雷锋精神在校园的土壤里生根发芽。城南学院党委副书记陶双表示“学院将继续开展雷锋月系列活动,不断弘扬正能量,让温暖与友爱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。 ”
(文/王艺霖 雷艳冰 图/院实践部 一审/张紫淳 二审/李诺 三审/陶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