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> 正文
归巢筑梦,青春践行 ——多维实践绘就乡村振兴青春答卷
发布日期:2025年02月26日 15:30   作者:

寒假期间,城南学院学予以青春热血投身家乡建设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,在基层一线书写责任担当。从教育帮扶到法治宣传,从文化传承到家风弘扬,青年学予以多元实践为家乡发展注入活力,绘就新时代的青春答卷。

法学2301班卢诗参与"书送希望"公益项目,向麻阳苗族自治县龙升小学捐赠图书千余册、文具300套,通过建立"班级读书角"助力乡村儿童阅读启蒙。"城乡教育鸿沟需要用行动填补",卢诗表示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。

财管2301班王蕾在绥宁县司法局武阳司法所开展"送法下乡"活动,针对土地承包、婚姻继承等村民关切问题,通过案例讲解、法律咨询等形式提升基层法治意识。实践期间累计发放普法手册200份,入户宣讲覆盖5个行政村。

财管2301班冷思雨化身岳阳楼文化讲解员,以《岳阳楼记》为脉络,向游客阐释"先忧后乐"精神内核;会计2401班张海涛团队设计家风主题海报30幅,在社区开展"孝悌勤俭"美德宣讲;英语2401班张何涵通过纪录片《客味千年》,系统记录客家菜包制作技艺与迁徙文化印记。

财管2401班高晨倩聚焦张家口大境门文旅发展,调研发现:景区年客流量带动周边美食街营收增长40%,"边塞文化+特色餐饮"模式形成良性互动。国贸2401班团队深入山西古建筑群,通过新媒体传播让应县木塔、悬空寺等文化IP焕发新生。

国贸2401班李可心走进"中国杂技之乡"濮阳,用镜头记录高空叠椅、柔术叼花等非遗技艺,制作《杂技之乡的守艺人》短片,推动传统绝活从田间地头走向大众视野。

以实践为墨,以乡情为纸,城南学子在服务社会中淬炼成长。从图书角到普法站,从非遗工坊到文旅景区,青春足迹印证着"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"的铿锵誓言。未来,他们将继续带着专业知识与赤子情怀,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春动能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文/谭恺睿 图/谭恺睿 一审/张紫淳 二审/李诺 三审/陶双)

 

分享到:


上一条:让雷锋精神“上分”,促青年志愿“出圈”

下一条:春日启新程 班会聚共识 ——城南学院开展2025年春学期首次主题班会